第136节 (第3/3页)
。 王维李白都跟李长安交好,还有一群共同好友,可这两个人的关系却平平。 李长安抬起胳膊肘碰了碰王维,耐不住好奇开口询问:“摩诘与太白竟不是诗友?莫非你们有什么矛盾不成?” 她注意到了,这两个人就算在一起出游,彼此之间也只是偶尔聊一两句,丝毫没有深交的意思。 王维淡淡看了一眼扯着沈初走在前面的李白,言简意赅:“只是诗风不和,性子不同罢了。” 王维与李白像一组对照组。王维的出身是李白一生都求不到的东西,李白的洒脱放纵也是王维做不到的事情。 一个是出身太原王氏却父亲早亡家庭困难的状元郎,早早便要入仕担起教养弟妹的重任,平生所求也只是安康二字;一个是出身连科举都不能考却年幼又富贵的商人之子,为了入世奔波数年,想要报国却无路可走,只能做一个逍遥客奔波于山水之间,王维和李白,就像他们彼此的诗风一样,一个太平稳,一个太激昂。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园子中央,园子中央搭建了一座两丈高的高台,周围摆放着数十张桌案,桌案上则搁置着白纸和笔墨。 有一部分桌案旁已经围了文人,他们表情激动着口灿莲花,讨论着政事,讨论着诗词,讨论着边关的战事,时不时有人说到趣事,就会惹得周遭其余人一阵放松的大笑。 李白最爱这种热闹,他如鱼入江河,迅速便与身边人攀谈上了。 不一会,李白又从人群中折返,拉着李长安一行人便往前走:“他们说那台子上在论诗,咱们也去瞧瞧,说不准便有好诗出世!” 一行人便从人群中挤到了高台下面,台上正有一个青年正在念诗。 “此诗名为《望岳》,是我前几年登泰山时所作。” 青年身穿一身锦袍,远远看不清脸,他的声音清朗激越:“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台上台下之人纷纷屏息凝气,能到此处来的人肚子里都有墨水,自然能听出这首诗的绝妙来。 “好!” 一诗念罢,李白便率先鼓起掌来,看向台上青年的眼神中满是欣赏。 众人这才纷纷如梦初醒,鼓起掌,一时间掌声雷动。 青年仿佛有些不好意思,匆匆道了谢,提起笔墨留下了他的这首诗,便迅速下了台。 李白拉着李长安往青年下台的方向走,一边挤一边道:“李二十九,咱们快去找此人,我喜欢他的诗,我要与他结友!” “在那边呢。”李长安常年练箭,眼尖,一下子就在人群中找到了目标,反过来拉着李白往前走。 一行人终于气喘吁吁挤到了这个略微没有那么多人的角落,青年似乎有些羞涩,看着过来寻他的一行人不由瞪圆了眼睛。 李白爽朗大笑:“在下李白,我极喜欢兄台方才在台上所念的那首诗,敢问兄台姓名?” “兄台是李白?那一位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李青莲吗?”青年惊喜道,匆匆一叉手。 “在下杜甫,河南府巩县人。” 天宝三载,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于洛阳相识。 第133章 “我正是写了‘大鹏一日同风起’的李青莲,字太白,家中排行十二,你唤我李十二亦或李太白都可。”李白爽朗大笑,十分自来熟地拍拍杜甫的肩膀,揽着他边寻了一处桌案坐下。 杜甫尚且青涩的脸上露出激动的红晕,他激动之下说话都磕磕巴巴起来:“我字子美,太白兄亦可唤我杜子美。” 一旦开口,剩下的话便好说了,他激动看着李白,滔滔不绝表达着自己对李白的崇拜:“我拜读过太白兄的许多诗赋,今日得见太白兄,真是,真是……”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