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_第7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75节 (第2/3页)

团的代表人,关陇贵族协助他登基,李隆基也投桃报李扎根在长安,彻底冷落洛阳,也就是重用关陇贵族,打压河东集团。

    只是长安的粮食不够吃这是不以李隆基和关陇集团的意志为转移的,毕竟就算是皇帝和世家也没办法凭空变出来粮食。

    这时候就需要有能力的臣子来为帝王排忧解难了。

    李林甫就出现了,李林甫通过两个手段让长安“富”了起来,成功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青云直上,顺利做到右相。

    其一就是和籴法,在丰收的年份,朝廷低价收购粮食储存起来,等到饥荒的年份再卖出去。

    听起来很好,丰年收粮荒年放粮,看似是对百姓有利的好事。

    李长安盯着她刚刚找出来的有关“和籴法”的文书撇撇嘴,很快就梳理出了其中的本质。

    低价收粮,高价卖粮,朝廷从中就能赚一大笔钱。可是仔细想一想就知道在这中间完全没有新的商品被生产出来,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生产这个过程,想清楚了这个本质后再看和籴法就很清楚了。

    朝廷赚了一大笔钱,可天底下的钱就这么多,朝廷赚到了钱,那谁损失了钱呢?需要在荒年高价买粮食吃的百姓损失了钱呗。

    要是真想丰年储粮以备荒年,那在荒年往外卖粮就不应该按照荒年的市场价往外卖,而应该按照买粮食那年的价格往外卖,这才能够调节市场上的粮食价格,让百姓吃得起粮。

    低价买高价卖,这就是朝廷当了一个最大的粮食商,与民争利,从百姓手里搜刮钱财。

    不过这还不是李林甫做得最损的事。

    李林甫的第二个方法叫做赋粟助漕,通俗讲就是既然从洛阳将粮食漕运到长安来花费巨大,那就让百姓多交点税弥补漕运费用嘛。

    总不能让天子受委屈吧,那就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长安忍不住道,李隆基和李林甫这对君臣真不是人啊,难怪安史之乱一起那么多人响应安禄山呢。

    总之在这两个丧良心的政策下,长安城是粮食充足了,也不用隔三岔五皇帝带着一堆人去洛阳吃饭了,李隆基在兴庆宫内高枕无忧,对洛阳也就越发不看重。

    这就给了李长安可乘之机。

    长安城在老登眼皮子底下碰不了,洛阳完全可以伸手碰一碰。

    国都的意义不仅是一座拥有巨大人口和繁华程度的城市,更是大唐百姓精神的象征。

    安禄山都知道打下长安后再登基呢。

    李亨本来有机会能将安史之乱平定,结果却因为自己地位不太正迫切需要打下两都来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从而强攻两都,甚至不惜引狼入室向吐蕃借兵。

    李长安要想成大事,洛阳和长安也是绕不开的两座城市。

    李长安提笔将“伊川县”上画了个圈,这是洛阳的门户,易守难攻,又将“洛阳县”圈了出来。

    这两个地方,她想要。

    李长安闭上眼睛,一张巨大的网络在她脑中展开。

    洛阳今年的洪水灾害,洛阳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自己手底下有的人手,河东贵族集团,武则天和武惠妃在洛阳经营的势力,这些点之间延伸出脉络一个一个串联起来,组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将洛阳城覆盖在内。

    洛阳城交通发达,粮食充足,很适合建立一个巨型交易市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李长安知道她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也很擅长利用她的优势。

    “正好颜真卿守孝时间也到了,也该入朝了。”李长安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颜真卿,她至亲至爱的老师,出身清贵,自身能力也强,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知道变通的心,而且一心为天下苍生,心怀大义。

    开元二十六年,抚养颜真卿长大的母亲殷夫人去世,颜真卿赴洛阳丁忧三年,如今已经是开元二十九年,再过几个月颜真卿的三年守孝期就到了。

    颜真卿在洛阳丁忧三年,洛阳本来就算他半个老家,而且颜真卿的资历也足够老,洛阳县县令还够不着,伊川县县令的位置活动一下应当还是能谋到的。

    确定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