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_第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29节 (第2/3页)

明清后期那些考疯了的读书人对经义的解读仔细,沈初博古通今,很容易便能将他曾看过的那些经义解析融入到自己的经文之中。

    只是做诗赋确实实在难住了沈初,他自己平日都有偶尔作诗,可他作诗的水平顶多也就只能说是业余,放在诗星璀璨的大唐中根本不够看。

    张九龄这些时日便重点教沈初如何作诗。

    看到李长安回来,张九龄就先给沈初布置了作业,然后带着幸灾乐祸的李长安走进另一个书房。

    李长安还恋恋不舍的看了沈初好几眼。

    看自己的导师写作业,这可不是哪个学生都能有的美好体验。

    张九龄负手站在书房窗前,背对李长安,神色平静道:“今日征到几个兵,一个两个?”

    他扭过头,看了李长安一眼。

    “亦或一人都未征到?”

    李长安无奈道:“老师猜对了,就是一人都未征到。”

    “你们若是强硬些,不该一人都征不到。”张九龄目光眺望着窗外,幽幽道。

    李长安耸耸肩:“为了躲避征兵,那家的郎君连自己耳朵都给削了一半,这样的人征发过来又有何用呢?”

    张九龄了然点点头:“少半边耳朵,只是外貌上瞧着不雅了,不影响出力气,这个办法倒是不错。”

    “我听说大唐的军队刚刚和吐蕃打过一仗,大唐大获全胜。”李长安忽然冒出这一句来。

    张九龄听出了李长安的未尽之言。

    “荆州富饶,又位于大唐中央,纵是荆州一时半刻征不上兵,总归也有其他州顶上。”

    大厦不是一天倒下的,府兵制倒塌总要有个过程。

    长安之地数年前就征不上兵了,因为长安最繁华,那里的百姓也最会钻空子。而后便是洛阳,在之后就是荆州这些上州,再过些年恐怕中州和下州也要征不上兵了。

    “你觉得为何会人人都逃避兵役呢?”张九龄问李长安。

    “待遇不好呗。”李长安丝毫没有犹豫。

    当兵说到底也就是个工作,这工作沦落到人人都不想干的地步,最根本的原因肯定是待遇不好。

    “哦,难道不是百姓不知忠义吗?”张九龄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李长安看向张九龄:“十个百姓里有九个连忠义两个字怎么写的都不知道。对大字都不识一个的百姓大谈忠义,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人得先吃饱饭才有心思去讲忠义啊。”李长安感慨道。

    张九龄欣慰的看着李长安。

    “是啊,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朝廷重臣却无一人想得到。”

    李长安诚恳道:“我觉得他们不是想不到,而是说出来对自己又没好处索性就不说。”

    甚至对他们还有好处。

    每个地方的情况可不一样,荆州的百姓逃兵役只能削掉自己的耳朵,长安的百姓逃兵役可不削耳朵,他们会卖身给权贵为奴,不仅可以逃兵役还可以逃税赋。

    过不下去的百姓会把自己的永业田先卖给权贵换钱,土地卖完了之后,再把自己家的孩子买给权贵为奴,最后再把自己也卖给权贵为奴。

    权贵既收获了土地又有了可以使唤的奴隶,怎么看都是好处。

    李长安站在她自己的角度,她若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唐公主,她也觉得大唐现在的制度好。

    她有钱有权,可以买土地、置办宅院、买奴隶,至于边关还有没有将士。

    权贵生在长安城里,住在长安城里,哪里知道边关之事呢?能听过两首边塞诗,已经是离边关最近的时候了。

    “老师,我可否看一看荆州的土地册子?”李长安对于张九龄提出了要求。

    府兵制的崩溃下面肯定有更根本的原因。

    而封建时期的所有制度崩溃的原因大多只有一个土地兼并。

    第30章

    均田制其实已经是一个十分完善的制度了。

    均田制自北魏冯太后起开始实施,朝廷将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朝廷缴纳租税,百姓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拥有权,已经近似于田地国有化了,这个政策遏制土地兼并,能使国家迅速富强起来。

    府兵制就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选良家子作为府兵,免税,若是立下功劳还能授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