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第1/2页)
袖中,镜面上出现四个字:无须着急。 李好问顿时放稳了脚步,不疾不徐地向前走。 他不着急,前面几人再着急也没有用。 文应贤想了想,便也一起放慢了脚步,甚至比李好问还要慢些。阮霍也会了意。这两人不知不觉便落在了李好问身后。 小黄门看看李好问如此年轻,便知文应贤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当下也不多言,只管引着李好问一行人向太极宫正殿西侧的一间偏殿内赶去。 很快到了地方,便听几个太监拉长声音高声了文、阮、李三人的姓名与官职,随即里面宣三人入内陛见。 李好问是第一个进殿的,进殿时略微向带路的小黄门点头示意。那小黄门便回以谄媚一笑。 另两位官职比他高,但都执意跟在他身后。 进殿后,李好问伸出双手,叉手为礼,道了一句:诡务司李好问拜见圣人。 文应贤与阮霍随后进殿,相互看看,脸上都有悻悻之色。 这二位原本都想看李好问三跪九叩高呼万岁的好戏的,可他们哪里知道,李好问袖中的铜镜表面,一直浮现着各种各样的文字指点 天子突然召见,非比大朝会,无须稽首礼拜。 宫中宦官权势熏天,不可轻视,但也不可过分迎合,略点头示谢即可。 天子耳力不算好,进殿时音量要适中,既不能令天子听不清,又不能太刻意。 口齿清晰,态度坚定,有礼有节 而李好问,一路上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第 54 章 偏殿正中, 天子李忱坐在一张条案跟前。案上堆满了笔墨纸砚、书籍和各色奏本。 听见殿内的动静,李忱终于从案牍中抬起头,打量李好问等三人。 行过非正式陛见的简化版礼节之后, 李好问则坦然抬眼望着座上天子,心里暗暗将这位的形象与历史上的唐宣宗李忱做对比: 按照史料记载, 这位大唐的第十七位天子原名李怡, 是唐宪宗李纯之子,其生母出身十分低微。自李怡出生后, 这一对母子在宫中一直低调隐忍,在夹缝中求生存。 宪宗驾崩后,李怡被封为光王。他的兄长和三个侄子先后都当上了唐朝版的短命皇帝。而李怡却不得不装疯卖傻,以保全自身,并因此得了一个不慧(不聪明)的名声,世人都认为这位光王是个傻子。 甚至有传言说, 光王曾为了逃避侄子武宗的迫害,逃出宫到了江南, 出家做了和尚。 待到唐武宗无嗣而驾崩, 宫中宦官们弄权。他们认为傻乎乎的光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