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节 (第1/2页)
主要是毌丘俭不曾前来,陛下给了他假期,让他前去送一送自己的老朋友。 他不在,那钟会当然就是一副谁也不敢招惹的模样了。 群臣入殿,分别坐下之后,皇帝这才缓缓到来。 可让群臣惊讶的是,皇帝并非是独自前来的,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家伙,没错,正是大魏太子。太子早已不是当初的稚嫩模样,面对这庞大的大臣团体,他的眼里也没有多少惧怕和慌乱,低着头,沉稳冷静。 光是这模样,就让群臣们不由得赞许。 在这个年纪,能被近百人盯着而完全没有异样的,已经算是非常厉害了。 只是大家都不太明白,为什么陛下要将太子也带过来,难道还是让太子见见世面? 这些年里,曹髦常常派太子去做一些小事,有时是去接人,有时是去太学旁听,有时是去救济儿个老者。 这是在磨砺太子的胆量,让他敢去做事,别太怯弱。 反正现在“天下人”对太子的期待值是越来越高了,尤其是那些被压得极惨的家伙们,做梦都想着太子能早点登基。 皇帝的凶残与太子的温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倒也是曹髦所推动造成的结果。 两人坐在了上位,群臣赶忙行礼拜见,曹髦回了礼,这才开始商谈大事。 大魏朝会以往的惯例是先去辱骂吴国和蜀国,但是如今这两个都灭亡了,故而改成了开头先说吴地和蜀地的情况。 庙堂里毕竟还是魏人掌权,故而对蜀和吴的那种鄙夷和挑刺从来都不曾真正结束过。 像陆抗这样出身大族的人,最后都只能跟张华这样的寒门混在一起,原因就是因为他是吴人,他不被魏国大族所接纳。 哪怕就是魏地的大族,还得分是中原的,河北的,边塞的。 边塞的那些大族也不太受认可。 被认为是军功起家,没有经书底蕴。 最先说起了蜀地,有大臣弹劾蜀地的货币问题。 蜀地在被受降之后,魏取缔了蜀国原先的货币,统一使用大魏的货币,但是民间依旧存储了不少的蜀国货币。当下蜀地依旧有蜀国货币流通,弹劾者认为,这是因为邓艾的不作为,才导致蜀地至今不忘故 甚至有激进者觉得蜀地到如今还有着不忠的想法,应当派遣重兵前往镇压处置。 对此,曹髦就不是很在意,蜀国后期通货膨胀严重,他们的钱很轻,根本达不到标准,货币贬值严重,而在灭亡蜀国之后,大魏宣布统一货币,但是对蜀汉的货币却没有进行回收,哪怕回收也是没有补偿的.... 现在的蜀钱根本就流通不起来,只能是极为夸张的贬值来进行交易,然后被炼掉。 这都不是钱币了,而是以物易物,用铜来换东西而已。 邓艾在蜀地这些年,蜀地发展越来越快,在完善了过去的水利计划,清除了大族,将耕地交予百姓手里之后,蜀地就得以发挥出原先优越的农业属性。 当下蜀地的粮产越来越夸张,成为了庙堂最重要的产粮区。 大魏在那边的治理也是愈发的深入人心,他们或许还怀念自己的丞相,却不会有人再去怀念那個导致民不聊生的蜀汉,凡事都是怕对比的。 随即又有人弹劾吴地,对比蜀地,那边的情况就精彩的多了。 弹劾什么的都有。 陈泰已经返回了庙堂,担任名誉官职,高高挂起。 而王经开始直接治理当地,曹髦本来也想将王经给召过来,但是考虑到那边的复杂情况,还是决定让他多留段时日。 在正常的弹劾阶段之后,朝议正式开始。 而这次的朝议,荀勖是主角。 曹髦拜荀勖为户部尚书,众人其实很早就知道了,只是从今日起,苟勖方才正式任职。 荀勖起身,他的年纪并不大,只比舅父钟会大几岁而已。 曹髦朝着他点点头,示意他开口。 荀勖这才说道:“诸公,我原先一直都在有备府任职,或许大家并不知道,但是有备府已经设立很久了,比当下朝中的很多部门都要早很多。” “我们在各地都设立有衙门,当今有备府的各级官员从吏超出了八千四百余人。” 荀助说起了有备府在各地的情况。 可群臣对此并不是很上心。 他们一直都认为有备府不过是曹髦的小玩具,对大事没有任何用处。 哪怕是曹髦的忠实支持者嵇康也曾批判过有备府。 主要是因为在过去的价值体系里,灾害是上天的预兆,故而,灾害不是能提前预测的,也不是能抵御的。 想要消除灾害,那就行仁政。 当然,在王学兴盛的年代,是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吹这一套理论。 但是在其余地方还是挺受欢迎的,反正郑学的门徒们到如今都提倡这一套东西,不曾有变。荀勖很是认真的讲述了有备府的规模,随即又说起了这些年里的工作。 “凉州有几年都不曾下大雨,愈发的干旱,河道下降严重,在当地有备府禀告之后,我们推测凉州将会发生多次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