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宁文集_新乡.印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新乡.印迹 (第1/2页)

    这两天,抽空去了趟新乡,一个早已熟悉却一直没有到达过的地方。也许是有很多朋友都是那里的缘故吧,但对于感性的我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弟弟们目前都在那里上学吧。他们在家和学校的重复中,不知不觉感染并同化了我,看到“新乡”这两个字总有一股莫名其妙的亲切感。仿佛在某一天会和她有不经意的邂逅,上演些许浪漫的奇遇。虽然我最终只是一个扬长而去的过客,但还是静静等待与她相逢的时刻。索性便借着好友成婚的喜事,提前一天到达那里,去领略悠久历史文化下那份淡然的清淳。

    压抑不住心里的激动,拉着室友坐上了晚上九点多的火车踏上了新乡的征程。之所以硬让室友跟我一块儿去,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他是地地道道的新乡人,可以带我在有限的时间去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第二,他家就在火车站附近,解决了大晚上露宿街头的生计问题。晚上十一点多,我带着好奇踏上了新乡这片土地。到他家里步行需要二十分钟左右,喜欢走路的我自然不情愿打车。顾不上零下四度的严寒,在道路间开始了穿梭。那些新乡郊区建筑风格有股洛阳老城的味道,虽然破旧凌乱,但划过我们脑海的瞬间能唤起我们最美好快乐的记忆。它似乎更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也许没有多少价值,但它至少记录并保留了我们童年的某个瞬间。重合我们的快乐,让我们在疲惫的生活中寻找到那份久违的感觉。当然,看到道路两旁不算太高的四层建筑,以及那些过时的装潢也会让我联想到五年前的中站。虽然在时间的流逝中,她的模样越来越模糊,城市化的发展早已遮盖了她越来所有的痕迹。正如象征着她那棵三十多年的老桐树永久的停留在了我们孩提时代的记忆里。毕竟,进步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过去了,它就永远的过去了。渐行渐远,最后留给我们的只是模糊的、残缺的记忆,正是因为它的模糊和残缺,才注定了它的唯美、它的珍贵。被我们每个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深深的、默默的珍藏在了脑海里。

    美中不足的是街上没有太多的行人,不过也好,她至少不像郑州那样嘈杂。这种安静,反而让我更加喜欢。“如果说济原人曾经是焦作人,那么是不是可以假设焦作人曾经也是新乡人呢?”当然这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属于我的主观的想象。毕竟,在现代史上焦作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所以有很多文化的根源是他们共有的,并不会因为地域的差异而被割裂或者加以区分。所以,想要寻根,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归属感,我觉得焦作人和新乡人应该加大交流,彼此去更深的理解和融合,而不是因为单方面的历史原因而僵滞和搁浅。只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才会让我们真正了解到我们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

    匆匆的行走,在新乡的旅行如蜻蜓点水般。所有的感悟也只是点点思绪的连接和过渡,也许没有太大的连贯性和客观性,但它起码是真实的。虽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