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_横刀十六国 第3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横刀十六国 第329节 (第1/2页)

    战鼓声擂动,民夫们将临冲车推到城墙前,千余甲士紧随其后。

    车内的数十黑云军将士一跃而下,杀上城头。

    城下的甲士则踩着钉入城墙的踏橛箭爬上城墙。

    两军就在城内厮杀,血流漂杵。

    襄国守军原本出城援助,但见到霹雳车和临冲车的威力后,驻足观望起来。

    良医不救将死人,设立子城的目的是为了拱卫襄国,而不是反过来拖累襄国。

    城中已经被烧了一遍,黑云军如狼似虎的涌入城中,大杀四方,再多的援军都是废的。

    前后不过两个时辰,子城就被攻陷。

    燕军接应溃军退回襄国。

    李跃对攻城器械极为满意,以往每次攻城大战,伤残阵亡无数,而这一战仅仅阵亡了一百五十三人,伤四百余。

    果然发展技术才是战争的未来。

    汉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一汉敌五胡,一方面是汉军勇猛尚武,另一方面则是坚甲利刃。

    其实华夏古代的军事技术并不差,从青铜到铁器,从铁器到火器,从指南车到马镫,绝大多数时代都是领先的,与之对应的还有各种兵法。

    凭借这些,华夏占据了东方完整的地缘板块,基本拿下所有能耕种的土地。

    只不过后来逐渐失去了尚武精神和进取之心……

    能攻破一座子城,就能攻破第二座第三座。

    子城在黑云军面前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李跃适可而止,没有浪费火力在子城上,准备集中物资,尝试攻打襄国。

    虽然定下围城打援的战略,但那是建立在襄国难以攻陷的基础上。

    正准备动手的时候,天公却不作美,又下起了雪。

    攻城器械的缺点随之暴露出来,这种天气火油无法发挥威力。

    地面结冰之后,对临冲车、弩车的影响也很大。

    李跃只能罢兵,回大营休整,这也给了襄国一丝喘息之机。

    斥候传来消息,慕容军在城上备下大量土沙,又将襄国城外的土地翻了个底朝天,让临冲车无法立足城下。

    “慕容恪还未出手?”李跃佩服对手的忍耐力。

    不过心中多了几分疑虑,如果慕容恪不支援襄国,而是集中大军攻打东线,贾坚、鹿勃早能顶住吗?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自己这边在变,敌人也会变。

    “蓟城集结二十万大军,却固守不出。”张生野拱手道。

    “既然慕容恪不出,孤就逼他出手!徐成听令,率三万步骑攻打中山!”

    不给点颜色慕容恪看,还真以为黑云军没有灭他们的实力。

    “领命。”徐成平淡语气中透出足够的自信。

    加上张蚝的两万人马,投入中山兵力就有五万了,足够发动一场攻城战。

    李跃又给慕容恪写了一封信,嘲讽一番,“孤率百万大军,旄麾北指,天下莫敢不从,玄恭若生惧意,可倒戈来降也,不失封侯之位!”

    第四百三十章 西取

    “大燕与贵国原本无仇,皆梁国从中作梗耳,今李跃亲率十万黑云精锐攻襄国,将重蹈冉闵之败也,久闻天王有肃清四海之意,不若率军出潼关,击洛阳,收取兖豫,与大燕平分中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愿天王思量。”

    封放亲自赶赴长安,充当说客。

    巧舌如簧下,令氐秦众臣颇为心动。

    梁燕争锋,对氐秦而言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

    一旦关东决出胜负,无论梁燕,下一个征伐的对象肯定是关中,氐秦就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平分中原?”苻坚笑了起来,“关中方才安定,百姓思治,士卒厌战,还望燕王多多包涵,此战阁下大可放心,我大秦绝不会插足关东,绝不会协助梁国,至于平分中原,还是等襄国大战后再论。”

    燕国的目的是让苻坚出兵。

    但兖豫是梁国核心区域,不是那么好打的。

    而且洛阳、许昌都是是非之地,陷进去,就别想轻易挪出来。

    封放急道:“那李跃狼子野心,迟早会侵入关中,天王若放纵其壮大,后果不堪设想。”

    权翼拱手道:“非是我大秦不愿出兵,而是粮草短缺,士卒疲惫,贵国若是愿意协助五十万石粮,一万匹战马,五千铁甲,天王立即出兵!”

    封放睁大眼睛,五十万石粮,一万战马……氐秦还真敢开口。

    还有五千铁甲……

    燕国这几年大战连年,日子过得也不充裕,原计划扩军三十万,直接也才二十万而已,主要原因就是粮草不足。

    “天王有所不知,燕王已遣使江东,邀江东桓温共击中原,河北归燕,兖豫归秦,青徐归晋,从此三国盟好。”封放做着最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