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 大事件---端平入洛1 (第2/2页)
四川等偏远地区任职,确保那里官缺不再权摄。 控制取士人数,端平年的科举取士,取士约四百五十人,比起理宗宝祐以后七次科举取士每举平均约六百人来,大约少取四分之一,也应是减少冗官的措施之一。 严格升迁制度,为了抑制侥幸得官和越级提升,理宗规定:在朝的宰执、台谏、侍从以及在外的监司、帅守不得徇私荐举;未历州县官者不得入朝为郎官,已经在朝为郎官者必须补上这一任。 当然,恩出于上,象我们幸运的孟之祥年纪青青就直上青云,成为太尉,但也是他立下大功,官家酬功的应得之职,不能完全算越级提升。 再有就是在整顿财政方面,宋理宗也是一把好手。面对史弥远狂发纸币,造成物价上涨国库空虚的局面,宋理宗采取很多积极措施稳定财政。 他采取停造新币回收旧币的办法稳定物价,他还采用严格的会计制度为财政收入节流,进而稳定国库的收入,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宋的经济危机。 这是励精图治的时期,宋理宗还是有作为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国之大事,唯戎和祀,伪金已经被蒙古与宋军灭亡,伪金治下的黄河以南、江淮以北的大片土地无人占领,这让宋理宗动起了心思,若是能够夺回故地,复我河山,则他宋理宗将是大宋的大功臣,中兴之主! 上有所好,下必附焉,两淮制置使赵范和淮东制置使赵葵先后上折,提出了北上收复原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等三京的主张! 所谓守江必守淮,两赵所在的淮河乃是皇宋长江防线的前沿,也是出击北方的最前线。 他们的折子于朝会上由TJ代读,尖利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两位地方大员一致认为: 大宋与蒙古之战是板上钉钉,无可避免! 蒙古人狼子野心,对我大宋的花花江山虎视眈眈,他们迟早南下。 宋军与其坐以待斃,晚战不如早战,两赵主张北上抢占潼关,控制黄河,以此二者为屏障,与蒙军长期对峙。这就是所谓的“距关守河”战略也! 这条战略曾经极其有效,金国末期按照这个战略收缩到黄河以南(当时黄河夺泗水由淮河入海),凭借潼关和黄河的天险阻遏,使得蒙古军无法打开局面,最后只能武力借道南宋的汉中才得以迂回灭金。 蒙古拖雷率军过汉中,绕过了金国的潼关和黄河,与金军发生了著名的“三峰山之战”,基本消灭了金军精锐。 如无“三峰山之战”,金国还是能苟延残喘一阵子的。 我大宋当夺取黄河以南故地,该地汉民,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且当初蒙古使臣来约大宋合击金国时,许诺黄河以南之地归大宋作为出兵、送粮的报酬。 天时、地利和人和,出两淮精兵,夺回黄河以南故地,成大宋万世之基也! 听毕两位制置使的折子,理宗皇帝问“诸卿可有意见?” 很快地,朝堂上吵成了一窝粥,声音喧哗到足以把殿宇掀翻,理宗皇帝木然!比萨饼的狠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