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猝不及防 (第2/3页)
薪去给大洋彼岸的管家弗莱迪怕维特发去电报,让他从美洲购买粮食运往中国,尤其是产粮大户巴西。 美洲也是数一数二的产量大区,运输过程虽然漫长,可恰好能赶上这边的粮食供应后继无力之时。 搞不好到时候能派上大用场。 出了电报局,他迎面遭遇了两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一个日本人,一个白人。 为何他能一眼认出日本人? 汉奸头,仁丹胡,不到一米六的矮个子,典型小日本相貌。 在魔都,日本人就好像英国佬的狗。 所以,赵传薪猜测旁边的白人是英国人。 果然,一开口就英伦腔:“中国的天灾,你没必要传回国内吧?你们报社难道还要给本土粮商通风报信么?” 日本人说话要抬头才能正视对方:“不,这关乎国计民生。我们国家的粮食长期处于紧张的平衡状态,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容忽视,我担心中国的天灾会影响到日本的粮价。” 两人说着话,进入电报局。 此前还有个仇,赵传薪一直没有报呢。 日本人刺杀他,他只是在报纸上抗议了一下,不痛不痒的,或许不管是列强还是清廷,都在看他的笑话。 听了日本人的话,他脑海里闪过了一些念头。 日本的“明治维新”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在日俄战争,日本胜利以后,国内的许多有志之士纷纷赶赴日本留学,想要效仿日本学习强国之道。 这股留学风潮影响很广。 但在这些成功背后,也埋下了某些危机的伏笔。 赵传薪心思电转,嘴角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他和依然逗留在上海的刘佳慧打了个招呼:“你们去港岛吧,英华先生等人陪同,彼此有个照应。” 刘佳慧惊讶道:“你不去么?” “去再多人,也不能凭空生出粮食,我从别地方想想办法。 对了,谬之先生,你认得日本翻译么?” 这一趟监督小组吸纳社会各界人士的举措,算是走了一步好旗。 这些人天南海北多少都有些人脉,尤其是办《大公报》的英华。 许多事都仰赖于他。 英华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啥事都找他,这两天本想与刘佳慧亲近一番,看看有没有机会升华他们的“慈善友谊”,却忙的脚打后脑勺根本说不上几句话。 他失去了最初的热忱,没好气的说:“这里不认识什么日本翻译,在日本倒是认得几个留洋的学生。” 本来赵传薪是不打算挑明想去日本的事, 可一听英华说他在日本认识人,赶忙道:“行啊,劳烦谬之先生联系一下,让他在日本接我。” 英华:“……” 出了关后,赵传薪觉得自己通宵达旦的忙。 都没时间看报纸,关注一下国内时局。 直到坐上了通往日本的客船,他才有空在甲板上就着海风优哉游哉看报。 没想到连着几家的报纸上,都有关于自己和鹿岗镇慈善会的新闻。 除了颂声载道外,还有一些来自于民间的声音。 各地都有学生和青年呼吁赵传薪支持这支持那,甚至还有人想让他扩编保险队积蓄武装力量。 赵传薪嗤之以鼻。 他是有钱,本身也有点手段,经常喜欢搞事情。 但这不代表他现在就有能力率领一支正八经的部队。 以为统帅是谁都能当的,天下是谁都能打的么? 简直是异想天开! 难不成都以为只要是个穿越者,就有能力翻天覆地么? 想多了。 穿越者,就必须亲身上阵挑起复兴民族的大梁? 谁规定的啊? 起点吗? 还有人登报说赵传薪有钱有能力却不作为,信誓旦旦说,比起振兴国家,赈灾什么的都是小道。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像一根钉子一样插在狼子野心的日本人中间,这是取祸之道。 害! 放下报纸,赵传薪四十五度望天,不免忧心忡忡:“世人谤我,辱我,笑我,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优秀的人,总是容易遭受误解!” 忽然身后有个轻柔的声音,用英伦腔问:“先生,你在感叹什么呢?” 赵传薪愕然转头,见一个穿着白色条纹高领衬衣,束腰及踝长裙的英国女人,正扶着夸张的女士礼帽好奇的看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