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阁 (第6/6页)
是大惑不解,林延潮召新民报的人来作什么事。 值房里林延潮一边用饭,一边看机要公文。 王衡见林延潮如此勤事,心底不由佩服。他在书院时见过林延潮过目不忘的读书记事之能,但平日见他在书院里仍是用事极勤。 片刻后,阁吏禀告新民报的翰林史继偕,周如砥已至。 林延潮听了此言有些讶异,他本以为方从哲会派史继偕与翁正春同来,但未曾料到却是周如砥。 林延潮将吃了一半的饭搁在一旁,用巾帕拭嘴道:“立即有请!” 这一幕又令王衡在心底感慨,林延潮此举真可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两位翰林入内后,一并向林延潮行礼道:“见过中堂!” “免礼,看座,辰玉,摆张两张桌案来!” 但见史继偕,周如砥的神情都有些紧张,二人坐定后,墨盒笔纸铺于桌上。 周如邸起身道:“那么晚生就斗胆请教中堂了!” “请讲!” 周如砺道:“当年徐文贞公为首辅时,曾写‘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之言于值房内告知天下,而今为张文忠公复谥复官后入阁,不知林阁老于国事上有何主张?” 王衡听了眉头一皱,他还以为周如砥问这话是来拆台的。不过看林延潮并非是自找麻烦之人。 周如砥说完后也很紧张:“晚生冒昧直言,还请中堂见谅。” 林延潮笑道:“无妨,此话我可以答你,为张文忠公复谥复官是皇上的恩典,当初言官李沂曾建白于此,皇上怜张家四郎为国死节早有此意,眼下此诏一出,人心振奋,百官士人无不高呼皇上之明,此为皇上圣德也!” 周如砥听得仔细,林延潮一面说,他与史继偕笔中不停,奋笔疾书下于林延潮话中的任何一字也不敢漏过。 但见林延潮起身于值房内踱步道:“外夷窥视,内贼未平,四方天灾人祸连连,太仓之粟泰半耗于九边。一旦有内外有变,则国家危矣,此诚为旦夕存亡之秋。林某蒙主之恩,以国事托付,唯有肝脑涂地报答之。” “朝野上下望朝廷能励精图治,刷新政治,于朝夕扭转颓势,此实为难矣,中兴更为难也。治国如人读书,贵在有恒。若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事,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为政之本贵在长策,贵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如何为功?在官,在贤!” 听到这里周如砥不由停笔细问道:“敢问中堂,如何在官,在贤?” 林延潮道:“天生万民,而民不能自治,故设君治之。君师者,治之本也。而君一人不能独治,故设百官共之。朝廷之政主在天子与台阁。台阁若有过,天子纠之再易之,天子若有过,台阁谏之复谏之,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政不失位!” “首用官次尚贤,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里之内,民必有贤。士之贤也,农之贤也,工之贤也,商之贤也,四民者当以贤为师……” 阁中极静,唯有林延潮侃侃而谈,史继偕,周如砥,王衡无不认真倾听,听到入神处浑然忘了下笔… 当夜新民报加急刊载,主编方从哲不易一字地将林延潮这篇访谈登载于报上。 次日清晨,即送到京师各个衙门官员,勋戚,官绅,士人,商贾手中。 林延潮入阁之初,朝野上下无不猜测其政柄所在,担心擅权者有之,改革过急有之,顾虑重重有之,名不副实有之,朝令夕改有之,无处着手有之。 但是林延潮没有掖着藏着,而是入阁第一日即将己政柄道出,开诚布公以示天下! 此前无古人之举,顿时惊动了京师内外。 国事积弊如山如何革除?国家将来何去何从?甚至大明将来有没有希望? 但凡每个心头有些血诚的读书人无不关心,他们都想好好听之读之。 一时之间,新民报洛阳纸贵。 方从哲加急又多刊了一版,仍是一瞬之间被百姓们抢光,新民报报馆前车水马龙,士人们百姓们无不伸手高举铜板,争相买报。 而街头巷尾,茶馆饭肆之中,无数百姓热议着。 京师各衙门大小官员无不闭户读报,任何细节也不放过,逐字逐句揣摩过去。 国子监,府学,县学,凡有志于学,有志于仕途的读书人,亦将新民报一字字读来,在旁提笔圈圈点点,读到胸中激荡处,于屋徘徊绕侧,意不能平! Ps1:感谢珂珂的男朋友,成为本书第十七位盟主。 Ps2:感谢被水淹没的火,成为本书第十八位盟主。 Ps3:感谢过客流往,成为本书第十九位盟主。幸福来敲门的大明文魁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