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酸枣会盟英雄集结(十) (第1/2页)
经历过如此之多的篡位之后,赵匡胤意识到武人势大才是其中的关键。 于是,赵匡胤为了彻底结束武人乱政的局面,保持军队的长期稳定。玩了一招杯酒释兵权,将军权收归中央,藩镇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随后,赵匡胤又永久性的改变了禁军制度。 后周时期,禁军核心已经被拆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赵匡胤下手更狠,直接将侍卫司拆分为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这样禁军就割裂为不相统属的三部分,变成了“三衙”。 但这样做赵匡胤还不放心,他又进一步降低了三衙长官的品级。像殿前都点检、侍卫司都指挥使这样高级别的官职都空着不任命,三衙最高领导至多是从二品,甚至是四品官、五品官,毕竟级别低一些的人会更加的听话。 可赵匡胤心里还是不踏实,还要再分权。三衙里有好多高级将领,赵匡胤刻意抹平他们之间的权位差距,让他们彼此牵制,防止三衙长官一家独大。 此后,赵匡胤又让枢密院与三衙一起统帅禁军。枢密院的长官叫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禁军的领导权在枢密院和三衙之间做了分割。三衙有管理权,枢密院有调度权。 按后来李纲的说法,就是“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 可是赵匡胤仍然不放心,他认为一个将领长期带领某支军队,那么将士之间就会有某种感情联系,这对作战当然有帮助,但也带来造反的可能!zWWx.org 所以赵匡胤又推行了“更戍制”。赵匡胤规定禁军在一个地方驻扎不能超过三年,往往一两年一换防。而且除了极个别例外,全体禁军都要参加轮换。 司马光夸奖这种制度,说它能让士兵“均劳逸、知艰难、识战斗、习山川”。士兵可能确实借机领略了祖国的大好风光,熟悉了不少山川,但问题是他们不太熟悉自己的将领。 这样当然也有好处,守边大将手下的军队虽然不少,但一两年一换,你怎么培植个人势力?你又怎么可能带着一群不熟悉的人去造反? 最后,就是那条著名的“崇文抑武”的国策,让文人起到了武人头上,宋朝衰亡的祸根就此埋下。 表面上看,赵匡胤确实实现了中央集权,结束了五代十国期间武人乱政的局面,但却导致国内农民起义频发,起义次数之多空前绝后。 因此,无论是乱世还是太平盛世,孔明都不会采用宋朝的国策。 言归正传,孔明知道这几人的身份后,有些怀疑韩馥是不是都等不到他和袁绍出手,就先把冀州给丢了。毕竟这几位能在五代十国那种乱世称帝,实力肯定还是有的。 落座之后,韩馥与其他几个刺史、太守打了个招呼,便继续与孔明攀谈起来。 “贤弟在并州,愚兄在冀州,咱们两地紧密相连,理应友好相处啊!” “这是自然。”孔明保证道:“兄长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联系小弟,小弟绝不推辞。” “那我就先在这里谢过贤弟了。” “唉!兄长客气了!”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