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大不敬之罪 (第2/2页)
未反驳,心里亦不赞同,具体事宜具体分析,他可不会傻乎乎地认为所谓的“亲戚”是值得信任的…… ………… “大爷啊……” 贾蕴刚回到墨竹苑,丫鬟晴雯着一件红绫袄,罩着青缎掐牙背心,急匆匆从屋里跑出来,看到贾蕴后忙关心地问道:“老太太这般火急火燎地寻您作甚?” 贾母多次派人寻问贾蕴的去向,明眼人都晓得事情不小,作为丫鬟,关心自家主子也属正常。 贾蕴瞧着关心自己的丫鬟,心里受用,摆手道:“没事,老太太就是问些事情,现在没事了。” 话罢,贾蕴便朝着屋里走去。 晴雯也不敢多问,默默地跟了上去。 此时的贾蕴也不在意薛蟠的事了,天塌了有高个的顶着,自己没必要强出头,更何况,别以为贾蕴似乎被皇帝器重,可有关皇权威严之事,贾蕴可不会犯糊涂。 退一步讲,即便贾蕴有着帮一把的心思,他也没资格进宫面圣不是。 不过虽说此事看似严重,其实不然,薛蟠言语颇显不敬,但也只是胡言一句,不过是酒后之言,崇明帝不会追究过甚,否则不会将薛蟠仍进顺天府衙。 进了书房,贾蕴便坐在书案前思考今日会见崇明帝之事。 今日贾蕴大胆地进献正是“摊丁入亩”之策。 因历史变革,将丁银纳入田亩之策自然无人提及。 丁银制度延续至今,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是按照人口来交税,那些穷苦人家要是多生了几个孩子,那身上的负担可就大了去了。 而富足的人家,其实那点丁税对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的事情,这么一来,就造成了一个非常极端的现象,便是“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 若崇明帝是明君,贾蕴不信他看不出丁银制度是压在老百姓身上永远的负担,只是若无税收,如何维持这偌大得朝廷,无可奈何罢了。 现今,贾蕴给崇明帝指了一条路,是否施行,还是得靠崇明帝作主,若崇明帝不允,贾蕴也无损失,若是允了,贾蕴作为献出此策之人,如何得不到重用?荣华富贵近在咫尺。 只不过此策虽对如今的大乾朝有利,可施行起来却极为难办。 摊丁入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项政策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动了那些个官绅地主的蛋糕,他们岂能顺从?而这些官绅地主中,又是掌握大乾朝权力之人,即便是身为皇帝,亦是得三思而后行。 贾蕴提出此策,一是为崇明帝解国库匮乏之忧,二是以此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既入大乾,自当奋发向上,不求权势滔天,那也得享受荣华才是。 只不过今日崇明帝表现的甚不在意,觉得贾蕴年少轻狂。 虽说崇明帝赐了宴,表现出对贾蕴的恩宠之意,可贾蕴仍是不确定崇明帝的想法…… 天子之意,尚难琢磨…… “大爷,怎么瞧您心事重重的。”晴雯扭着水蛇腰盈盈而来,将端着的香茗递了上来,轻声问道。 贾蕴回过神来,计策已献,贾蕴也不需多想,安静地做自个的事便是。 接过晴雯手中的香茗抿了一口,旋即想起了昨日的事,招了招手,道:“晴雯,去把昨儿个给你的书拿来,我今日先教你认几个字。” 晴雯抿了抿粉唇,眸光一闪,转身在书架上拾掇出书。 “大爷,真的要学啊!”晴雯杏眸闪烁,神情忸怩。 贾蕴接过晴雯手中的《千字文》,没好气地说道:“爷既然应了你,便不会失诺。” 话罢,贾蕴便翻开书本第一页,摊开在书案上,旋即示意晴雯。 晴雯微微偏过螓首,瞧着贾蕴指着的文字。 贾蕴也不多言,旋即教导起前十六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晴雯是真的感兴趣,认真的学了起来,一遍一遍的跟着贾蕴念音。 之后,贾蕴便说道:“自个去书架寻字帖,将这十六字好生临摹。” 本就是小姑娘,学东西比较快,昨儿个持笔已然有模有样,贾蕴也不需多言,剩下的便让她自个琢磨,贾蕴对她的要求不高,只要学会认字便行。 晴雯有些意犹未尽,不过贪多嚼不烂,就这十六个字她都有些吃力,便按着贾蕴的吩咐去一旁练字去。 而贾蕴端起一旁的茶盅抿了一口,随即也念起书来。 寂静的屋内,主仆二人各自沉浸在书香之中,和谐静谧...... ....................撑死的瘦子的红楼蕴大爷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