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第1/2页)
们能轻易被外物迷了眼,想来也成就不了什么大事。 今年没参与秋试的国子学、云阳学宫学生,也都被扶苏安排了各种活儿,让他们负责接引赴考考生,带赴考考生熟悉环境,顺便跟赴考考生了解一下各地的风土人情。 光会读书是不行的,还得会办事,这次全国大考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让他们多与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接触。 各地的人才很重要,国子学和云阳学宫的学生们也很重要,两边正好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扶苏把春试之事安排妥当,陆续已有地方上的考生名册和考生答卷送到咸阳直邸。 这些人都是各地学官通过将近一旬的辛勤阅卷给挑选出来的人才,扶苏收到以后每日拉着张良一起品读,看看其中有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答卷的基础部分是不用看的,那主要起筛选作用,筛走一批基础都不扎实、想要浑水摸鱼的学渣。 送到咸阳来的主要是最后的命题作文。 各郡学官拟的命题不一样,各郡考生写的文章自也不一样,看起来还是挺新鲜的。 张良对这次的考生也很感兴趣。 这次大考明面上说是为国选才,实际上各地学官是从学宫博士和国子博士里选派过去的,再不济也是这两个地方的毕业生,可以说基本都是扶苏的人。 这些人受扶苏影响颇大,出的题大多不是那种考究经义的老题,而是因地制宜地提出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让考生写出自己的看法、拟出个解决章程。 读着这些题,他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学官们在地方上发现的问题,还可以看看考生们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态度以及他们有没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张良只读了几份,便发现哪怕是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分析角度,读来叫人惊叹不已,恨不得马上把这些人找过来好好探讨一番。 “天底下有才能的人果然多不胜数。”张良感叹道。 扶苏深有同感。 这些人虽都是各郡精挑细选选上来的,但也显露出还有许多人才遗落在外,一直没能为朝廷所用。 这更加坚定了扶苏把全国大考坚持下去的决心。 今年冬天暖和了许多,扶苏没有外出,每日除了上衙便是在家中读读文章,读到特别好的还要揣在怀里等与嬴政一起用膳时给嬴政讲讲,爱才之心溢于言表。 嬴政听扶苏念了些文章,便觉得各郡秋试果然选出了点人才。 天一冷,父子俩时常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谈论各郡考生的文章孰优孰劣,气氛还挺轻松愉快。 相比嬴政父子俩的其乐融融,朝臣们私底下却经常凑一起开小会,讨论话题是这次全国大考选出那么一批人,怎么看怎么像是扶苏的储备人才。 重点在于嬴政对这好像不怎么在意。 这到底是嬴政对他们的试探,还是真的想悉心培养扶苏这个继承人? 文武百官讨论来讨论去,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扶苏都还不是太子,他们可不想那么早站队,免得没熬来从龙之功先被嬴政清算了。 他们只是拿不准该怎么对待那群即将通过春试入仕的新人而已。 他们是要表面欢迎内心警惕好呢,还是要表面内心都不欢迎好? 作者有话要说: 文武百官:这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