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_第 277 章 兵临城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 277 章 兵临城下 (第1/2页)

    经过一天的修整,第二天,天刚亮,又一次饱餐战饭的朝鲜兵,再一次开始攻城。

    还和昨天一样,朝鲜兵扛着云梯,蜂拥而上,不过这一回不同,的是在后边,有人给他们做支援了。

    原因是在昨天吴善发现朝鲜兵损失的太严重了,要照这样下去几天之后朝鲜兵就会损失殆尽,最后会不得不派上自己的亲信人马。

    因此吴善才做出了在第二天给朝鲜兵有力增援,减少他们伤亡的决定。

    一百多门红衣大炮和三十门魔法大炮,在朝鲜兵还没有接近山海关城墙的时候,便依次轰鸣。

    这一回他们轰击的目标并不是山海关的城墙,而是山海关城头上的那些防守士兵。

    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尽量的减少城头上士兵的人数,以给攻城的朝鲜兵创造时机。

    除了这些大炮轰鸣之外,还有一对对的狼骑兵出现在了山海关的城下。

    这些狼骑兵用从异界购买来的强弓硬弩,不停的向城上放箭。

    由于这些人都是在草原上生活了一辈子的,他们的弓箭技术非常的准确,所以一波波的弓箭射上去,就把上边防守的满清士兵,打的抬不起头来。

    那些朝鲜兵也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开始攻城了。

    先是云梯,然后就是撞车。

    不过由于昨天的经验,朝鲜兵们也知道撞车的作用其实不大,因为人家山海关已经把城门用石块全部堵死了。

    可是即使是这样由于指挥上的僵硬,仍然派出了十几辆的撞车,开始撞击着山海关的城门。

    仍然是蚁附攻城。

    一对对的朝鲜兵冒着从头上砸下来的石头、滚木,以及金汁,开始拼命的爬梯子。

    不过由于人数下降了很多,所以今天的攻击厚度比昨天要差了许多。

    不过好在今天有了骑兵以及炮火的增援,城墙上防守的士兵也损失不小。

    就这样双方才打了个你来我往。

    一直持续到晚上,一天的战斗又一次结束。

    再次清点人数,朝鲜兵又损失了将近一万人,朝鲜兵只剩下两万了,现在这些朝鲜兵已经全部被打懵了。

    吴善在巡营的时候见到这些朝鲜兵的样子,轻轻的摇了摇头,知道明天他们无法再上战场了,只能是休息一段时间再派上去。

    虽然在营中还有四五万朝鲜俘虏兵,但是他们已经在辽东生活了一段时间,也算半个自己人,所以吴善并不想让他们也像崔吴石带来的人一样攻城。

    吴善的大军这一边损失不小,那山海关里面呢。

    山海关的损失和城下朝鲜兵损失的人数其实差不多。

    这种伤亡的比例,完全违背了防守一方处于优势地位的原则。

    从这一方面就体现出来了,在城头上防守的这些壮丁,作战经验实在是太差了。

    在对上弱鸡一样的朝鲜兵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优势。

    不过,索尼对于这些天的伤亡并不放在心上了,因为就在昨天的时候,京城又给他送来了一批援军。

    这批人是京城强行在附近省份征集来的壮丁。

    这一次增援的人数达到了十五万。

    虽然他们还不如上一批的壮丁呢,人家上一批的壮丁好歹还经过十来天的训练,这些人更好,一天训练都没有,甚至有的人连武器都没有。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没有经过训练怕什么,在城墙上打几天,就是训练有素的老兵了。

    没有武器怕什么,前边死的人够多了,随便从地上捡起一把武器来就能作战。

    在接下来的几天,吴善不得不派出了朝鲜俘虏兵,开始猛烈的攻击山海关。

    而山海关这一边也是拼了,无数的没有经过训练的壮丁,拿着各种各样的兵器那在城头上拼死作战。

    就这样战争持续了五六天的功夫。

    吴善这一边损失俘虏兵达到了三万人,而城头上的防守军更是死伤超过八万。

    如果不是京城还在源源不停的派出援军前来支撑,山海关就已经被打残了。

    不说山海关的鏖战,再说修整了几天的刘海,终于是重新唤醒了士气,开始继续南下。

    这一回刘海的兵力可是损失不小,刚刚来到古北口城下的时候,有骑兵三十万,结果突破古北口过了夹径道,人数下降到了二十万。

    不过,这一回刘海的骑兵都是精锐,所以虽然人数下降到了二十万,作战能力也不是满清这一边的绿营军所能够抵挡的。

    因此在这一路之上,刘海的大军连续突破了济度几次的堵截。

    这几次的胜仗,终于让刘海麾下骑兵的士气再一次得到了勃发。

    就在刘海以为,他的大军能够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